小贴士
2步打开 大皖新闻
  • 点击右上角“…” 按钮
  • 使用浏览器/safari打开

楠楠自语 | 秒

©原创 2022-09-25 21:16

雨滴会变成咖啡,种籽会开出玫瑰,等不到天黑,满地的鸽子,已经化成一天灰。没有办法,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》开场五个节目,就秒杀了每个人都能讲五分钟脱口秀的第五季《脱口秀大会》,以至于,你连插科打诨时于和伟哼出的那英上个世纪的冷门老歌,听着都有点迷人。

《一万一千公里》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冷门,栏头上词曲写着林夕和李偲菘。硬的,永远是内容输出,而不是来来回回拿笑果的集体婚姻状况反复品咂,老实讲,除了李诞,脱口秀演员群体的婚姻状况,还没有到成为茶余饭后谈资的咖位。

事实就是这样,脱口秀演员们,只是一只脚踩进了娱乐圈,距离综艺节目的c位,确实还有一万一千公里。脱口秀线下演出,场子确实还有一点“小众”,就像程璐和思文的段子,还属于需要调频的“区域性”笑话。更遑论生硬打造出来的死亡之组里,李诞一句“用力过猛”把明明表现更优的kid驱逐出场,保下某一位或者几位演员已经不是新闻,但李诞在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》里,作为话外音的辨识率很高的笑声,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
不要说这样评价不同的喜剧节目不公平,毕竟,不好笑的那英同时出现在两个节目了,你跟我说说,哪里不公平了?看看脱口秀大会走到第五季,豆瓣评分已经沦落为某些国产电影压箱底的评分,4.9分的喜剧节目,正在走向一个尴尬的极端,就是突然让梁海源保持信仰,就是突然让没有刘海的徐志胜流泪,刘海流泪,这里也有一万一千公里的蜕变距离。

人为什么突然变得煽情,因为镜头确实会放大情绪,这情绪背后的心理,是多多少少的聚光灯下的膨胀,譬如肉食动物,脸上写满了成功者的骄傲,但实际上,他们并没有带来更多惊喜,倒是本来可以靠脸吃饭的江梓浩,用“正常”的理念让人梦回昌叔和梓浩最初的漫才记忆。他一个人走了很久,走了几季的下坡路,直到上一场他才给出了本集脱口秀大会最惊艳的灵魂脱口秀,让人想起那个如今不能提的疯疯癫癫的没谱脱口秀演员。

今年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,只剩下两双一次性拖鞋。

喜剧,是个节奏。漫才或者oneline那种错位的节奏,杨笠曾经生猛的节奏,呼兰上气不接下气的节奏,童漠男和邱瑞个性舒适的节奏。一切本来都挺好,问题就在一切过于笑果文化,最后竟然开始煽情,强调价值输出。

今年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喜剧元素虽然更加具象,但脑洞依旧大开,依旧有飞越疯人院的精神,你看完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年轻,怎么定义这种年轻,你也要反着想,就是这种思维和节奏,让这些喜剧团体天马行空的大部分作品,好到大概率是上不了春晚的——除非春晚导演组,大刀阔斧改变语言类节目的选择标准。

举两个简单的例子,《黑夜里的脆弱》和《再见》,一男一女两位喜剧演员的情绪代换,而且不乏神来之笔,emo的原因之一从具象的黑玩出来一个“眼前一黑”,而《虎父无犬子》的整体疯癫节奏,喧嚣成那样,也没有沦为闹剧式搞笑。相比较而言,比较无厘头的《全民运动会》的脑洞都有点没飞起来,《突突突突突围》可没有给快递小哥立flag呀。

我觉得如果《一年一度2》豆瓣开分,无论是高于还是低于第一季,原因都是价值输出,因为第一季的惊艳,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来自一个年轻喜剧人塑造的喜剧精神,消解意义,纯粹搞笑——你一定没有忘记《父亲的葬礼》和三国移形换位大法吧。是不是离谱,就是这么离谱,你忘了也正常,因为就像江梓浩说的那些不能提名字的人,脱口秀大会里也有个不能提名字的人,他的风格就和一年一度的第一季很像,一顿爆裂输出,其实你的感觉是:好像什么都没讲。

人当然是要有点信仰和坚持的,但是如果一个喜剧节目不好笑,那不如去多关注几个正能量的公众号,或者去机场书店里买几本成功学书籍以及随书附赠的视频讲座。然后在候机区掏出免费的宾馆差旅一次性拖鞋,享受那个越看越亢奋,或者越看越emo的过程。旅行是一种约会,离别是为了体会,寂寞的滋味,不是没人陪,只怪咖啡喝不醉。(蒋楠楠)

雨滴会变成咖啡,种籽会开出玫瑰,等不到天黑,满地的鸽子,已经化成一天灰。没有办法,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》开场五个节目,就秒杀了每个人都能讲五分钟脱口秀的第五季《脱口秀大会》,以至于,你连插科打诨时于和伟哼出的那英上个世纪的冷门老歌,听着都有点迷人。

《一万一千公里》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冷门,栏头上词曲写着林夕和李偲菘。硬的,永远是内容输出,而不是来来回回拿笑果的集体婚姻状况反复品咂,老实讲,除了李诞,脱口秀演员群体的婚姻状况,还没有到成为茶余饭后谈资的咖位。

事实就是这样,脱口秀演员们,只是一只脚踩进了娱乐圈,距离综艺节目的c位,确实还有一万一千公里。脱口秀线下演出,场子确实还有一点“小众”,就像程璐和思文的段子,还属于需要调频的“区域性”笑话。更遑论生硬打造出来的死亡之组里,李诞一句“用力过猛”把明明表现更优的kid驱逐出场,保下某一位或者几位演员已经不是新闻,但李诞在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》里,作为话外音的辨识率很高的笑声,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
不要说这样评价不同的喜剧节目不公平,毕竟,不好笑的那英同时出现在两个节目了,你跟我说说,哪里不公平了?看看脱口秀大会走到第五季,豆瓣评分已经沦落为某些国产电影压箱底的评分,4.9分的喜剧节目,正在走向一个尴尬的极端,就是突然让梁海源保持信仰,就是突然让没有刘海的徐志胜流泪,刘海流泪,这里也有一万一千公里的蜕变距离。

人为什么突然变得煽情,因为镜头确实会放大情绪,这情绪背后的心理,是多多少少的聚光灯下的膨胀,譬如肉食动物,脸上写满了成功者的骄傲,但实际上,他们并没有带来更多惊喜,倒是本来可以靠脸吃饭的江梓浩,用“正常”的理念让人梦回昌叔和梓浩最初的漫才记忆。他一个人走了很久,走了几季的下坡路,直到上一场他才给出了本集脱口秀大会最惊艳的灵魂脱口秀,让人想起那个如今不能提的疯疯癫癫的没谱脱口秀演员。

今年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,只剩下两双一次性拖鞋。

喜剧,是个节奏。漫才或者oneline那种错位的节奏,杨笠曾经生猛的节奏,呼兰上气不接下气的节奏,童漠男和邱瑞个性舒适的节奏。一切本来都挺好,问题就在一切过于笑果文化,最后竟然开始煽情,强调价值输出。

今年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喜剧元素虽然更加具象,但脑洞依旧大开,依旧有飞越疯人院的精神,你看完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年轻,怎么定义这种年轻,你也要反着想,就是这种思维和节奏,让这些喜剧团体天马行空的大部分作品,好到大概率是上不了春晚的——除非春晚导演组,大刀阔斧改变语言类节目的选择标准。

举两个简单的例子,《黑夜里的脆弱》和《再见》,一男一女两位喜剧演员的情绪代换,而且不乏神来之笔,emo的原因之一从具象的黑玩出来一个“眼前一黑”,而《虎父无犬子》的整体疯癫节奏,喧嚣成那样,也没有沦为闹剧式搞笑。相比较而言,比较无厘头的《全民运动会》的脑洞都有点没飞起来,《突突突突突围》可没有给快递小哥立flag呀。

我觉得如果《一年一度2》豆瓣开分,无论是高于还是低于第一季,原因都是价值输出,因为第一季的惊艳,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来自一个年轻喜剧人塑造的喜剧精神,消解意义,纯粹搞笑——你一定没有忘记《父亲的葬礼》和三国移形换位大法吧。是不是离谱,就是这么离谱,你忘了也正常,因为就像江梓浩说的那些不能提名字的人,脱口秀大会里也有个不能提名字的人,他的风格就和一年一度的第一季很像,一顿爆裂输出,其实你的感觉是:好像什么都没讲。

人当然是要有点信仰和坚持的,但是如果一个喜剧节目不好笑,那不如去多关注几个正能量的公众号,或者去机场书店里买几本成功学书籍以及随书附赠的视频讲座。然后在候机区掏出免费的宾馆差旅一次性拖鞋,享受那个越看越亢奋,或者越看越emo的过程。旅行是一种约会,离别是为了体会,寂寞的滋味,不是没人陪,只怪咖啡喝不醉。(蒋楠楠)

相关阅读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
0 条评论
来说两句吧。。。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加载中。。。。
表情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