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贴士
2步打开 大皖新闻
  • 点击右上角“…” 按钮
  • 使用浏览器/safari打开

环湖志|巢湖烔炀古街上的“老字号”

2022-07-20 10:46   


烔炀老街古建筑

张永琪 文/图

人怕说老,物怕提旧。然有些不可移动之物则是越老价越高,越老越吸睛。这不,声名赫赫的烔炀老街便是一个例证。

被冠以老街的烔炀,与烔炀河有着渊源关系。烔炀河是烔河与炀河的合称。烔河原名为桐河,发源于肥东县桐山南麓。炀河原名为杨河,发源于镇西的杨子山,两河交汇于镇南,然后流入茫茫巢湖。

古时候这里常闹水灾,坊间搬出五行术应对,将木字旁的桐与杨分别改成火字旁的烔与炀,试图借助火神祝融克水,以降服水神共工。由于木旁桐杨改为火旁烔炀历史久远,2002年增补本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索性将“烔”字直接注释为“烔炀镇,地名,在安徽”;“炀”字注释为“熔化金属”。

近年来,考古专家在该镇唐咀村前的湖滩上发现湖下有座古城遗址,初步印证古城是因地震而沉入湖中的,这为“陷巢州,长庐州”的传说提供了一种佐证。古城巢州陷落后,幸存百姓择烔炀河口而居,生息繁衍,人口越来越多,渐渐催生了烔炀古镇和烔炀古街道。

烔炀老街到底形成于哪个朝代,至今尚无定论。当地文化学者认为,可能形成于汉唐时期。康熙巢县志说得确切一些:烔炀镇建于南宋淳熙年间(1174—1189年)。照此算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地方志还说,清同治年间,这里常住人口已有近5000人,商贸发达,街景繁荣,为巢县西乡重镇和重要的商贸流通集散地,其时镇上有四街六巷。到晚清和民国时期,镇上有京、广、杂、山等各色商店,织、砻、磨、糖、糟等多种作坊,竹木商行、茶馆酒楼、旅栈戏园、宗祠当铺、工厂匠铺等300多家,有“祖一元”“亿泰和”“长春园”“清河园”等一批知名老字号店,街上旗幡猎猎,人头攒动,盛极一时。至今老街还保留着一块清同治年间的石碑,上面刻有“烔炀镇”三个字。1940年,爱国将军张治中首次回乡探亲,特意到十几里外的烔炀镇乐陶轩酒楼办了五桌酒席宴请乡亲,可见烔炀老街早就高山打鼓,有名在外。如今,烔炀老街虽未能保持鼎盛时的原貌,但保留下来的南北方向的老街仍有约200米长,东西方向的也有近150米长。这两条老街保存着500余间明、清时期的古民居,街两边是两三层木质阁楼房,其中一层多为经商的门面,二、三层多为居室。沿街古商铺均为“青砖黛瓦马头墙、飞檐翘角花格窗”的徽派建筑。著名社会学家、人类学家费孝通考察时,亲笔为其题词“江淮古镇烔炀河”。

烔炀老街上单个建筑或物件之老,当属“正堂陈示”碑、“李鸿章当铺”和“烔炀实验农民文化馆”了。

“正堂陈示”碑,为清同治七年八月巢县县令陈炳所立,现仍镶嵌在老街东闸口的砖墙上,距今已有150多年。碑高1.2米,宽90公分,四周刻有山字回纹(又名扯不断)。碑文内容为:一、耕牛有益人类,严禁私自宰杀;二、倒七戏(即庐剧)淫词丑态,易摇荡人心,有伤风化,严禁演唱;三、严禁开烟馆、赌场;四、每遇命案,需报官处理。这块“正堂陈示”碑,相当于现在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告,姑且不论其内容是否有失偏颇,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和群众的生活状态。如今,这件珍贵的文物,已被透明玻璃保护起来,碑文内容用另碑标注镶嵌在其旁,游客从中可以窥视到当年社会的一斑。

李鸿章当铺大门

有“江淮第一当铺”之称的“李鸿章当铺”,属典型的江淮建筑庐州风格。共三进五开间,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800平方米。其为石条墙基,砖木结构,房屋高大宽敞。大门为青石条包镶,木门厚达20厘米,用铁皮、泡钉加固,铜制虎头门钹、门环,显示出富贵威严。当铺为两进两厢,其中二进为交易大厅,分上下两层:底层为交易营业场所,楼上是仓库保管用房。铺内木质照壁硕大,横梁雕花精美,具有典型徽派特色的木雕和砖雕布满整个建筑,特别是砖雕,雕刻的万字回纹、囍字、梅瓶、花篮、象头及戏曲人物等,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。大厅的梁柱上刻有四季花卉、云纹图案、传说故事、戏曲人物等图案。前后两进房屋中间有厢房,天井。天井呈长方形,按“四水归明堂”风水设计建成。天井用青石铺装,古朴典雅,排水系统科学实用,雨停水干,堪称古建筑一绝。解放后李鸿章当铺曾改为印刷厂。2015年底,巢湖市政府斥资174万元,依照当年的功能和风格,对李鸿章当铺进行修复,包括复原高大的柜台,严密的藏箱楼。现在前来参观的游客,可以一睹百年前李鸿章当铺的原貌。

烔炀实验农民文化馆

“烔炀实验农民文化馆”位于烔炀老街中闸口,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实验农民文化馆,其为新中国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,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该馆属苏式建筑,砖木结构,面积有800多平方米。1950年,皖北行署利用张治中创办的黄麓师范的师生力量,选择群众文化基础较好的烔炀镇建立此馆,主要是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体活动、扫盲及培养文化干部。从1950年6月到1951年2月,先后有近百人通过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和进入华东革命大学、皖北干校以及师范院校继续学习。该馆第二任馆长为吕济民,后升任故宫博物院院长、国家文物局局长等职。受“农民文化馆”熏陶,烔炀镇重教兴文形成风气。1955年3月,农民歌手刘宏英和司集的胡吉英,将巢湖民歌《姑嫂对花》唱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。之后,秦德松、王维平、郭年平、葛新民、秦伟、刘忠露等众多青年学生,在全国声乐、美术比赛中摘金夺银。1964年,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来烔炀开展农村文化工作,其间,著名音乐家李焕之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。他吸收烔炀一带山歌、秧歌、渔歌的音乐元素,精心创作了民歌《巢湖好》。《巢湖好》旋律优美,纪实感强,道出巢湖神韵,传唱经久不衰。

烔炀老街之老,还有“两老”不可不说。一个是“一品玉带糕”,一个是“烔炀日军碉堡”。

烔炀糕点久负盛名,尤以四镶玉带糕为最。四镶玉带糕又名“一品玉带糕”。该糕四周镶边,中间以果仁、果脯等为馅。相传1757年,清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途经烔炀老街,食用王恒茂糕点店的桃仁糕后,被其色香味形所吸引。回京后,他谕示安徽巡抚将其作为贡品进贡。因四镶玉带糕形似大臣官服玉带,遂赐名为“一品玉带糕”。

烔炀糕点的另一种传说被百度百科收录,应该更为可信。百度百科说,明朝初年,被朱元璋封为“虢国公”的巢湖人俞通海衣锦还乡,途中结识年轻英俊的盐商周大山,欲将爱女许配给他,可不久俞通海因箭伤复发卧床不起。朱元璋前往看望他,获知俞通海牵挂着小女的终身大事,当场封俞通海之女为义女,敕封为“金花公主”,封周大山为义子,敕封为“定国侯”,赐姓俞,更名“俞大山”。俞通海死后,朱元璋亲自为“金花公主”和俞大山操办了婚事。其后每逢春节,俞大山皆与金花公主带上家乡烔炀生产的糕点给朱元璋拜年。朱元璋品尝了王恒茂糕点店制作的核桃仁糕点,被其色、香、味、形所吸引,遂谕旨安徽巡抚将此糕作为贡品。因其形、色像玉带且品位高,便赐名“一品玉带糕”——“玉带者,一品也”。从此烔炀“一品玉带糕”名扬四方,畅销不衰。1988年,烔炀南货商店生产的一品玉带糕,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。现在每到秋冬季节,巢城街头“烔炀糕点”的叫卖声不绝于耳,很是吊人胃口。

烔炀老火车站旁“烔炀日军碉堡”

“烔炀日军碉堡”离烔炀老街不远,它是日寇侵华的铁的罪证。1934年,淮南铁路修至巢县境内的烔炀镇,日本侵略军占领烔炀后,在烔炀老火车站铁轨旁修筑了碉堡群,射杀中国抗日民众。该碉堡群有两个被完好地保存下来,地面上露出部分有一人多高,地面下设有掩体,中部堡壁设有多个射孔,看了都阴森恐怖。如今这两个碉堡顶上杂草灌木丛生,已成为日寇侵华的历史罪证。2015年8月,巢湖市将其列为不可移动文物,立碑写上“烔炀日军碉堡”,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,提醒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落后就会挨打的屈辱史。

“香稻啄余鹦鹉粒,碧梧栖老凤凰枝”。有近千年历史的烔炀老街,其相当一部分得以完好保存下来,这是烔炀老街之幸。2018年12月,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文物局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、农业农村部在各省(区、市)推荐基础上,经专家委员会审查,将烔炀老街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,烔炀老街自此受到了法律保护。如今,合福高铁从老街南端呼啸穿过,为老街注入了时代气息。期盼烔炀老街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能够充分释放出来,成为地方名片,惠及一方百姓。


烔炀老街古建筑

张永琪 文/图

人怕说老,物怕提旧。然有些不可移动之物则是越老价越高,越老越吸睛。这不,声名赫赫的烔炀老街便是一个例证。

被冠以老街的烔炀,与烔炀河有着渊源关系。烔炀河是烔河与炀河的合称。烔河原名为桐河,发源于肥东县桐山南麓。炀河原名为杨河,发源于镇西的杨子山,两河交汇于镇南,然后流入茫茫巢湖。

古时候这里常闹水灾,坊间搬出五行术应对,将木字旁的桐与杨分别改成火字旁的烔与炀,试图借助火神祝融克水,以降服水神共工。由于木旁桐杨改为火旁烔炀历史久远,2002年增补本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索性将“烔”字直接注释为“烔炀镇,地名,在安徽”;“炀”字注释为“熔化金属”。

近年来,考古专家在该镇唐咀村前的湖滩上发现湖下有座古城遗址,初步印证古城是因地震而沉入湖中的,这为“陷巢州,长庐州”的传说提供了一种佐证。古城巢州陷落后,幸存百姓择烔炀河口而居,生息繁衍,人口越来越多,渐渐催生了烔炀古镇和烔炀古街道。

烔炀老街到底形成于哪个朝代,至今尚无定论。当地文化学者认为,可能形成于汉唐时期。康熙巢县志说得确切一些:烔炀镇建于南宋淳熙年间(1174—1189年)。照此算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地方志还说,清同治年间,这里常住人口已有近5000人,商贸发达,街景繁荣,为巢县西乡重镇和重要的商贸流通集散地,其时镇上有四街六巷。到晚清和民国时期,镇上有京、广、杂、山等各色商店,织、砻、磨、糖、糟等多种作坊,竹木商行、茶馆酒楼、旅栈戏园、宗祠当铺、工厂匠铺等300多家,有“祖一元”“亿泰和”“长春园”“清河园”等一批知名老字号店,街上旗幡猎猎,人头攒动,盛极一时。至今老街还保留着一块清同治年间的石碑,上面刻有“烔炀镇”三个字。1940年,爱国将军张治中首次回乡探亲,特意到十几里外的烔炀镇乐陶轩酒楼办了五桌酒席宴请乡亲,可见烔炀老街早就高山打鼓,有名在外。如今,烔炀老街虽未能保持鼎盛时的原貌,但保留下来的南北方向的老街仍有约200米长,东西方向的也有近150米长。这两条老街保存着500余间明、清时期的古民居,街两边是两三层木质阁楼房,其中一层多为经商的门面,二、三层多为居室。沿街古商铺均为“青砖黛瓦马头墙、飞檐翘角花格窗”的徽派建筑。著名社会学家、人类学家费孝通考察时,亲笔为其题词“江淮古镇烔炀河”。

烔炀老街上单个建筑或物件之老,当属“正堂陈示”碑、“李鸿章当铺”和“烔炀实验农民文化馆”了。

“正堂陈示”碑,为清同治七年八月巢县县令陈炳所立,现仍镶嵌在老街东闸口的砖墙上,距今已有150多年。碑高1.2米,宽90公分,四周刻有山字回纹(又名扯不断)。碑文内容为:一、耕牛有益人类,严禁私自宰杀;二、倒七戏(即庐剧)淫词丑态,易摇荡人心,有伤风化,严禁演唱;三、严禁开烟馆、赌场;四、每遇命案,需报官处理。这块“正堂陈示”碑,相当于现在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告,姑且不论其内容是否有失偏颇,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和群众的生活状态。如今,这件珍贵的文物,已被透明玻璃保护起来,碑文内容用另碑标注镶嵌在其旁,游客从中可以窥视到当年社会的一斑。

李鸿章当铺大门

有“江淮第一当铺”之称的“李鸿章当铺”,属典型的江淮建筑庐州风格。共三进五开间,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800平方米。其为石条墙基,砖木结构,房屋高大宽敞。大门为青石条包镶,木门厚达20厘米,用铁皮、泡钉加固,铜制虎头门钹、门环,显示出富贵威严。当铺为两进两厢,其中二进为交易大厅,分上下两层:底层为交易营业场所,楼上是仓库保管用房。铺内木质照壁硕大,横梁雕花精美,具有典型徽派特色的木雕和砖雕布满整个建筑,特别是砖雕,雕刻的万字回纹、囍字、梅瓶、花篮、象头及戏曲人物等,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。大厅的梁柱上刻有四季花卉、云纹图案、传说故事、戏曲人物等图案。前后两进房屋中间有厢房,天井。天井呈长方形,按“四水归明堂”风水设计建成。天井用青石铺装,古朴典雅,排水系统科学实用,雨停水干,堪称古建筑一绝。解放后李鸿章当铺曾改为印刷厂。2015年底,巢湖市政府斥资174万元,依照当年的功能和风格,对李鸿章当铺进行修复,包括复原高大的柜台,严密的藏箱楼。现在前来参观的游客,可以一睹百年前李鸿章当铺的原貌。

烔炀实验农民文化馆

“烔炀实验农民文化馆”位于烔炀老街中闸口,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实验农民文化馆,其为新中国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,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该馆属苏式建筑,砖木结构,面积有800多平方米。1950年,皖北行署利用张治中创办的黄麓师范的师生力量,选择群众文化基础较好的烔炀镇建立此馆,主要是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体活动、扫盲及培养文化干部。从1950年6月到1951年2月,先后有近百人通过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和进入华东革命大学、皖北干校以及师范院校继续学习。该馆第二任馆长为吕济民,后升任故宫博物院院长、国家文物局局长等职。受“农民文化馆”熏陶,烔炀镇重教兴文形成风气。1955年3月,农民歌手刘宏英和司集的胡吉英,将巢湖民歌《姑嫂对花》唱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。之后,秦德松、王维平、郭年平、葛新民、秦伟、刘忠露等众多青年学生,在全国声乐、美术比赛中摘金夺银。1964年,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来烔炀开展农村文化工作,其间,著名音乐家李焕之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。他吸收烔炀一带山歌、秧歌、渔歌的音乐元素,精心创作了民歌《巢湖好》。《巢湖好》旋律优美,纪实感强,道出巢湖神韵,传唱经久不衰。

烔炀老街之老,还有“两老”不可不说。一个是“一品玉带糕”,一个是“烔炀日军碉堡”。

烔炀糕点久负盛名,尤以四镶玉带糕为最。四镶玉带糕又名“一品玉带糕”。该糕四周镶边,中间以果仁、果脯等为馅。相传1757年,清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途经烔炀老街,食用王恒茂糕点店的桃仁糕后,被其色香味形所吸引。回京后,他谕示安徽巡抚将其作为贡品进贡。因四镶玉带糕形似大臣官服玉带,遂赐名为“一品玉带糕”。

烔炀糕点的另一种传说被百度百科收录,应该更为可信。百度百科说,明朝初年,被朱元璋封为“虢国公”的巢湖人俞通海衣锦还乡,途中结识年轻英俊的盐商周大山,欲将爱女许配给他,可不久俞通海因箭伤复发卧床不起。朱元璋前往看望他,获知俞通海牵挂着小女的终身大事,当场封俞通海之女为义女,敕封为“金花公主”,封周大山为义子,敕封为“定国侯”,赐姓俞,更名“俞大山”。俞通海死后,朱元璋亲自为“金花公主”和俞大山操办了婚事。其后每逢春节,俞大山皆与金花公主带上家乡烔炀生产的糕点给朱元璋拜年。朱元璋品尝了王恒茂糕点店制作的核桃仁糕点,被其色、香、味、形所吸引,遂谕旨安徽巡抚将此糕作为贡品。因其形、色像玉带且品位高,便赐名“一品玉带糕”——“玉带者,一品也”。从此烔炀“一品玉带糕”名扬四方,畅销不衰。1988年,烔炀南货商店生产的一品玉带糕,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。现在每到秋冬季节,巢城街头“烔炀糕点”的叫卖声不绝于耳,很是吊人胃口。

烔炀老火车站旁“烔炀日军碉堡”

“烔炀日军碉堡”离烔炀老街不远,它是日寇侵华的铁的罪证。1934年,淮南铁路修至巢县境内的烔炀镇,日本侵略军占领烔炀后,在烔炀老火车站铁轨旁修筑了碉堡群,射杀中国抗日民众。该碉堡群有两个被完好地保存下来,地面上露出部分有一人多高,地面下设有掩体,中部堡壁设有多个射孔,看了都阴森恐怖。如今这两个碉堡顶上杂草灌木丛生,已成为日寇侵华的历史罪证。2015年8月,巢湖市将其列为不可移动文物,立碑写上“烔炀日军碉堡”,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,提醒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落后就会挨打的屈辱史。

“香稻啄余鹦鹉粒,碧梧栖老凤凰枝”。有近千年历史的烔炀老街,其相当一部分得以完好保存下来,这是烔炀老街之幸。2018年12月,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文物局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、农业农村部在各省(区、市)推荐基础上,经专家委员会审查,将烔炀老街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,烔炀老街自此受到了法律保护。如今,合福高铁从老街南端呼啸穿过,为老街注入了时代气息。期盼烔炀老街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能够充分释放出来,成为地方名片,惠及一方百姓。

相关阅读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
0 条评论
来说两句吧。。。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加载中。。。。
表情
网站地图